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9章 八股取士应试方案

“所谓科考,也是考试的一种罢了。只要是考试,就有能应对的作……应试方式。”

这个世界的科考有些奇怪,虽然是明清时代的八股取士,但是对文章的把控没那么严格。

或许是因为北玄国没统一天下,迫切需要各种人才。

北玄的科考,既有文试,又有武试。姜子苏就是往年武试的武状元。

至于姜燕鸣的这些学生,肯定都是走文试的路子。

“比如说今年的这个题目,今年的题目是啥来着?”

沈言连忙说道,“今年的题目是策论,如何养性。”

他虽然没考到过会试,但是有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

每年会试的题目,在会试三个月之后就会被放出来,连同优秀文章一起,供学子们参考学习。

沈言虽然是个落榜书生,但也是过了童试,有功名在身的,闲来无事也会读一些来提升文学素养。

“很好,那我们就这个题目来分析一下。”

这就是个命题作文,姜燕鸣也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命题作文怎么写早就镌刻在她的脑子里了。

再者,姜燕鸣前世有个思想家,叫李贽,他应对科考的方式,就是背满分作文。

八股取士的本质就是这样,只要按照他规定的题目写出来了,什么引经据典的,出处都不重要。

当然,现代作文和八股取士的区别很大,八股取士前期后期也有很大差别。

这个世界的北玄国八股文处于起步阶段。

君不见大名鼎鼎如苏轼参加科举写文章时用典还自编了一堆沃兹基硕德的名言名句吗。

人家能自圆其说,能用一对论证圆回来,毕竟考官他不知道出处他也不能说引用的不对。

所以,姜燕鸣给这些走科举路子的学生,分享的就是苏轼的自编典故方式和李贽的背名篇的方式。

“编典故这个难度很大,考官他也不是一般人,你用的典故究竟有没有依据他是能看出来的。”

苏东坡也是艺高人胆大,年少轻狂,才敢这么做。

“所以,这个时候就推荐使用这种方式,直接背前人的文章。前人的满分文章,他肯定是有出彩的地方的。”

那位思想家李贽,背了五百篇满分作文,直接揭开了八股取士的遮羞布。

“原来如此,受教了。”

众人一番恍然大悟的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