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章 北大荒那些年( 八十七)

徐建民先一步接过鱼,掂了一下,两条鱼三四斤重,可以呀。

他就去看宋今寒,“能推广吗?”之前见他们在自留地里倒腾,也没在意,主要是他们岛上不缺鱼,不过负责捕鱼的队伍有提到,这收获是一年不如一年,显然是因为捕捞过度。

兵团已经张贴告示,对渔网的网眼做了规定,同时对岛周围的湖泊实施禁渔,七月二十号以前不许捕捞。

但耐不住有人私下打捞,上个月巡防的船就抓到好几波人,批斗吧,不忍心,也都是为了生活。不严惩,轻轻放过,以后大家都会觉得没事,有恃无恐后就会成为一种不良风气。最后都给送去修建水渠,纯义务劳动,不给工分。

这稻田养鱼要是能推广,也是好事。

宋今寒笃定的点头,“可以,不仅能养鱼,还能养虾,田间还能养鸡鸭,这是一条生态链。”

当然,在稻苗低矮时要注意驱赶白鹭这些鸟类,保护好鱼苗,等水稻长起来就能形成天然的屏障。

他家的田地就是大黄在守着,又安置了水流驱赶器,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些鸟类,还是值得推广的。

比起后世对口感的追求,觉得稻花鱼养殖时间太短,个头不大肉少,腥味太重,在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有鱼吃就不错。

他们岛上不稀罕鱼,那是三面环水想吃鱼容易,但其他的地方可没这便利。

徐建民听着,脑海里自动浮现一幅田间鱼跳风吹稻花的画面,美得很,但……步子迈的太大,怕是又有争议,还是得先做出成绩,“明年的实验田先试点……”随后又说起收割机的事,“好使的很,能直接收,省了大力。”

往年还得安排人晾晒脱粒,如今直接去晒谷场晒粮食就成。可惜这种收割机只有两台,要是能有十台同时工作,那他们兵团可就真能实现机械化了。

中午歇晌时,云汀兰还说盯着奕安,别让他又出去疯玩,都成小黑人了,眼睛还赤红,一看就是得了角膜炎,估计没少下河摸鱼,光脚跑。

她这边刚拿出眼药水,那孩子就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跑了,后面还驮着个大木箱,一看就是放冰棍的。

嘿,这熊孩子!

但别说,挺有经济头脑。也有其他人学着他卖冰棍,但奕安有凌溪指导,不只卖红豆沙绿豆沙冰棍,也有各种水果味的冰棍,亦有雪糕,此外还有冰镇果汁和自制汽水。

这孩子也精明,支持以物换物,鸟蛋、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